時間:05/03/2023 00:00
瀏覽: 59026
時間是恆定,但感知永遠都在變,為什麼年紀愈大,會覺得時間過得愈快?心理學家解釋,原因是出自我們對時間的看法會隨著變老而發生很大變化,由於人們利用記憶來衡量時間,缺乏記憶,沒有變化的日子會讓人感覺時間過得更快。
一個 80 歲退休的老人的一天,可能會感覺比一個忙於上學的 8 歲孩子過得更慢。但是當兩個人回顧過去一個月或一年時,老年人會覺得過得更快。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表示,對時間的感知,與對記憶的回顧有關。
我們的大腦會將時間集中在一起,對於 80 歲的老人來說,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可能與他們 78 歲或 79 歲時沒有太大不同,每一天或每一週日子過的都一樣,因此他們可以回顧的事件更少,導致過去一年在腦海中濃縮在一起,才會感覺瞬間即逝。
生活經驗越不豐富,時間就越快,但令人興奮的新事物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將時間區分開來。杜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 Adrian Bejan 的著作中提到,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是用來記錄變化的。小孩一天中的許多經歷,例如在學校學習新事物、去上芭蕾舞課或拜訪新朋友的家,都會幫助形成這樣一種觀念,即時間更充裕,可以進行更多活動。因此,當回頭看時,可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。
大腦處理速度下降
其他科學家也認為,回憶的圖像愈少感覺時間就愈快,就像電影中的幀數一樣,一秒鐘內看到的幀數越多,圖像似乎過得越慢,每秒看到的幀數越少,圖像似乎移動得越快。隨著年齡增長,大腦的神經視覺記憶形成速度會變慢,並減少每秒幀數,是感覺時間過得更快的原因。
處理速度降低的原因,除了老化過程中大腦神經網路的規模和複雜性增加,電化學信號必須穿越更遠的距離並跨越更多的路徑,減慢信號處理速度之外,衰老也會導致神經累積損傷,對信號流產生更大的阻力,進一步減慢處理時間。因此年輕時對似乎永遠持續的日子往往記憶猶新,並不是代表他們的經歷更深刻或更有意義,只是因為這些記憶正在被快速處理。
學習新事物刺激時間感知
許多人回想過去三年疫情可能會有這種感覺,當下會覺得時間很難熬,但若回顧過去,會感覺時光飛逝,不知不覺竟然就三年了,出現 80 歲退休老人的時間感知模式。
成年人要讓時間過得慢一些,只能更積極去增加生活中的新記憶。當我們回顧過去時光時看到許多新鮮的事件和記憶,就可以讓時間看起來像是在延伸,而且感覺很長。如果沒有在生活中引入新的模式,時間總體上會感覺過得更快。
心理學家終於給了我們關於時間流逝的答案,他們建議,若要抓住時間,不要讓他感覺無意義的流逝,學習新事物或新體驗是讓自己感覺時間更長的好方法。
图片翻摄自网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