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

【完美風暴】川習會前夕的完美風暴!大豆價格崩盤、共和黨票倉告急:美國農業「找不到下一個中國市場」

10/5/2025 4:24:05 PM     瀏覽 734 次

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的背景下,美國農民正深陷一場完美風暴。雖然迎來史上最大規模豐收,但最大買家中國卻因貿易戰停止採購,導致大豆價格崩跌、農民血本無歸。《華爾街日報》與路透等媒體披露,為了安撫這群在2024年大選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支持者,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正考慮祭出至少10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計畫,試圖挽救瀕臨崩潰的農業經濟,但全球農業版圖似乎正因為美中貿易戰發生永久性的位移。
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川普政府正在權衡一項規模介於100億至140億美元的龐大援助計畫,資金來源正是先前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所帶來的收入。這筆資金預計未來幾個月就會開始發放,主要用於幫助受創最深的大豆種植戶,以及農業經濟其他受到衝擊的領域。
白宮發言人安娜·凱利(Anna Kelly)證實了這項說法,她表示:「川普總統與農業部長布魯克·羅林斯(Brooke Rollins)一直就農民的需求保持密切聯繫,農民在總統11月的勝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」、「總統已明確表示,打算利用關稅收入幫助我們的農業部門,但尚未就該計畫的框架做出最終決定。」
然而,《華爾街日報》也強調相關援助並非已經定調。一位高階官員強調,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。川普計畫未來幾週在韓國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,並將敦促中方恢復購買美國大豆。若能與中國達成新的採購協議,可能會改變川普政府對援助計畫的想法。
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在CNBC的節目透露,政府最快可能下週二(10月7日)宣布對農戶的支持措施,但官員也警告,由於聯邦政府目前受到預算僵局影響停擺,相關時程可能也會因而推遲。
豐收的詛咒:價格崩盤與成本飆升的雙重夾擊
諷刺的是,2025年美國農民正迎來歷史性的豐收,但這卻加劇了供應過剩,導致玉米和大豆等主要作物的價格持續下跌。與此同時,設備、化肥、柴油和勞動力等生產成本卻不斷上漲,嚴重擠壓了農民的利潤。根據美國聯邦數據預測,2025年,美國大豆種植戶每英畝(約0.4公頃)將虧損約100美元。
「價格糟透了,但產量還不錯。」愛荷華州西北部的農民克里斯·斯旺森(Chris Swanson)無奈地說。他近日剛完成其7,000英畝農場中1,500英畝大豆的收割,預計將以每英斗(合8加侖、約36.37公升)約9.50美元的價格出售,遠遠低於成本。
斯旺森表示,由於連年利潤下降,像他這樣的農民早已開始削減設備和肥料的採購。去年政府推出的100億美元援助幫助他抵銷了部分損失,因此他預期,如果新一輪救助款項到位,農民會立刻將錢花在那些一直推遲的採購上。
中國市場真空:巴西趁勢崛起 美國農民四處求生
這場危機的核心,源於中國市場的瞬間蒸發。根據美國農業局聯合會的數據,2025年1月至8月,美國對華大豆出口總量僅略高於2億英斗,與2024年同期的近10億英斗相比,可謂是斷崖式下跌。
中國的訂單缺口,迅速被南美洲的競爭對手填補。巴西在此期間向中國出口了超過20億英斗的大豆。更令美國農民憂心的是,《華爾街日報》稱中國國企中糧集團(COFCO)正耗資2.85億美元,在巴西聖保羅郊外建設一個龐大的出口碼頭,此舉被視為中國建立穩定供應鏈的戰略佈局,恐將對美國農業造成數十億美元的長期損失。
面對農民的困境,川普的農業部長羅林斯奔走全球,試圖為美國農產品尋找新市場,美國大豆出口協會(U.S. Soybean Export Council)等行業組織也積極行動,他們前往奈及利亞、越南、土耳其、沙烏地阿拉伯等地進行貿易訪問,並與拉丁美洲多國買家會面。
然而路透指出「現實是殘酷的」——儘管對孟加拉、越南、埃及等國的出口有所增加,但這些市場的總量與中國相比,仍是杯水車薪。伊利諾州49歲的農民萊恩·弗里德斯(Ryan Frieders)在參加了前往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貿易代表團後坦言:「大家都在談論印度、東南亞和北非,這些是未來的市場,但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我們還沒發現、可以突然爆發並成為『新中國』的市場。」
談判桌上的籌碼:大豆成爲美中角力新焦點
「中國正在這次談判中,利用我們的農民作為籌碼。」美國駐華大使龐德偉(David Perdue)在2025年10月初對共和黨參議員們直言不諱地指出。
《南華早報》(SCMP)分析,大豆已成為北京在貿易談判中的關鍵王牌。由於中國已成功將供應來源多元化至巴西和阿根廷,對美國大豆的依賴性大減,這使得北京在談判中擁有更大的戰略籌碼。義大利智庫「研究與社會進步中心」的執行聯席主任詹姆斯·道恩斯(James Downes)分析:「中國預計將尋求實質性的讓步,最主要是大幅降低關稅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保證。」
川普本人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他在社群媒體上寫道:「我們國家的豆農正受到傷害,只因為中國出於『談判』原因而不購買。」川普強調,大豆將是他與習近平會晤時的「主要討論話題」。
這場貿易戰的影響已不僅限於農田。農業設備製造商凱斯紐荷蘭(CNH)在2025年上半年的農業業務淨銷售額下降了20%。伊利諾州迪凱特市(Decatur)曾被譽為「世界大豆之都」,但其市長在被問及新的大豆之都在哪裡時,只能低聲回答:「可能在巴西。」
風傳媒報導
圖檔來源: Donald Trump 風傳媒國際中心


把此文章分享到:

關於 紅島貼膜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