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

【美國大豆】紅州農民恐倒戈?美國大豆遭中國「斷單」 學者揭北京棋高一著:打中川普要害

10/8/2025 6:19:37 PM     瀏覽 666 次

中國和美國在關稅問題上陷入緊張的對峙,而大豆更成為兩國貿易的核心爭端,自5月下旬以來,中國一直抵制購買美國大豆,以表達對美國總統川普徵收高額關稅的不滿,這也讓美國大豆農民十分著急。對此,旅美學者翁履中在臉書發文表示,顯然華府低估了北京手上的籌碼,而中國政府這招也確實打中了川普的要害,共和黨最在意的紅州選票恐怕會出現倒戈。
根據外媒報導,美國大豆種植者正陷入空前焦慮,中國長年是美國大豆出口的最大買家,因為中美貿易戰的關係,至今已連續數月未下任何訂單。這是二十多年來首次在秋收季節,中國沒有購買美國大豆,面對成本上升、價格下跌與庫存積壓,美國農民警告,「如果談不成協議,這將是一場血洗。」
伊利諾州與愛荷華州的農民紛紛表示,雖然試圖開拓越南、菲律賓、孟加拉與尼日利亞等新興市場,但規模遠遠無法取代中國這個「全壘打級」的客戶。農民不僅要面對市場萎縮,還得承擔化肥、燃料與勞力上漲的成本。許多人選擇囤積大豆,期待價格反彈,但這也造成資金鏈緊繃。
川普對中強硬關稅制裁 疏忽國內經濟過度仰賴中國市場
對此,翁履中表示,美國大豆的困境,其實不只是農業的問題,更像是一面照妖鏡,照出了「經濟戰」背後的政治現實。川普政府高喊「對中強硬」,但忽略了一個很現實的事實,中國不只是對手,它也是美國農業最大的買家、最穩定的客戶。當中國選擇關上市場大門,美國中西部那些種大豆的紅州農民就首當其衝,這對川普團隊來說壓力非常真實。
翁履中指出,要知道,美國將近30個大豆出口州裡,超過3分之2是共和黨執政區。這些農民不只是經濟上的受害者,他們更是川普最核心的支持者。當他們開始感受到現實經濟的痛苦,那些「貿易強硬」、「讓中國付出代價」的口號就不再只是外交政策,而會變成國內政治危機,恐會出現倒戈。中國當然非常清楚這一點,這也正是它手中最有威力的談判籌碼。
翁履中強調,川普當然知道這件事有多棘手,但他能做的還是老招,撒補貼、安撫農民、撐過選舉。短期來看,這或許能減緩壓力,但它並不能真正改變現實。問題不在於政府要不要發錢,而在於美國農業的整體結構能不能調整,建立更多元的出口市場、推動國內消費轉型、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,如果這些不改變,下一次危機還是會來。
翁履中認為,從大豆到其他美國農產品,或許美國會發現中國的談判籌碼,比美國原本想像的多,顯然華府低估了北京。當華府陷入內部政治壓力、貿易談判停滯不前時,北京其實就更清楚該往哪裡施壓,也就是川普最在意的紅州選票。
風傳媒報導
圖檔來源 : 風傳媒新聞


把此文章分享到:

關於 領先地產集團─MARY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