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的重要選舉多半在偶數年舉行,包括總統、國會以及多數州長選舉。2025年雖屬奇數年、並非傳統選舉季,但仍有多場關鍵選戰即將登場。這次投票不僅是川普總統重返白宮10個月後的首度民意檢驗,也可作為2026年期中選舉(Midterm Election)風向的前哨觀察。今年11月美國有哪些選舉?重要性何在?美國Yahoo新聞進行分析。
在今年11月登場的選舉,從州級、關鍵地方到重要公投案都有,除了選舉結果,更重要的是,這是川普重新掌權後,第一次有相當比例的選民投票,可觀察選民對執政的整體情緒與態度,尤其是總統大選後的氛圍。
民調顯示,川普第二任期以來,民眾觀感明顯下滑,但共和黨支持率仍穩定,而民主黨的形象卻在選民心中有所下滑。相關趨勢如何影響未來,還有待觀察,但下個月的選舉,某種程度上將能反應民意走向。
州級選舉
1. 維吉尼亞州長選舉
今年只有兩個州舉行州長選舉,值得關注。首先是維吉尼亞州(Virginia),現任州長楊金(Glenn Youngkin)因任期限制無法再選,民主黨前聯邦眾議員斯潘伯格(Abigail Spanberger),試圖挑戰共和黨的現任副州長厄爾-西爾斯(Winsome Earle-Sears)。
民調顯示,數月來斯潘伯格穩定領先,可能有望讓民主黨重奪維州,然而,近日卻出現變數,民主黨提名的州檢察長瓊斯(Jay Jones),曾暗示州內某共和黨高官應被「一槍爆頭」,相關言論引發討論,斯潘伯格已公開譴責該言論,但其對選情的影響仍有待觀察。
事實上,楊金2021年的勝選,被認為是對拜登執政初期不滿的象徵,也被解讀為共和黨氣勢回升的信號。他也因此一度被列入共和黨潛在總統候選人的名單,若斯潘伯格勝選,可能會引發類似的政治效應。
紐澤西州(New Jersey)州長方面,則由民主黨聯邦眾議員薛瑞爾(Mikie Sherrill)對壘共和黨對手西塔瑞利(Jack Ciattarelli),期望延續民主黨執政。民調顯示薛瑞爾具穩定優勢,但被翻盤的可能性依舊無法完全排除。
還有一些較不受到關注的州級選舉,卻也可能帶來重大影響。比如賓州最高法院(Pennsylvania Supreme Court)有3位法官尋求連任,若成功則可鞏固法院的自由派多數,假使2028年總統大選再度出現爭議,賓州最高法院將成為關鍵角色。
另外在維吉尼亞州眾議院,100個席位將全數改選,共和黨只要增加2席,就能翻轉該院控制權,倘若州長由斯潘伯格拿下,也可避免民主黨「完全執政」。
地方選舉
1. 紐約市長選舉 33歲民主黨社會主義者有望出線
紐約市市長選舉理所當然成為焦點,各個資料顯示, 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(Zohran Mamdani)幾乎篤定當選,33歲、出身民主社會主義陣營的曼達尼,原本名氣不大,但在6月民主黨初選中,逆轉擊敗了前州長古莫(Andrew Cuomo),獲得提名。目前古莫以無黨籍身份參選,仍是曼達尼最大的對手,但民調顯示古莫支持度大幅落後。
作為全美最大都市的首長,每一位紐約市長上任後,即成為全國性的政治人物、輿論焦點,曼達尼的左翼立場與年齡更是如此,雖有望成為年輕進步派的模範標竿,卻也是保守派的攻擊標靶。
2. 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長選舉 民主黨溫和與進步之爭
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存在於民主黨內,亦即進步派與溫和派之爭,也是其他幾場市長之爭的重要議題。比如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(Minneapolis)市長佛雷(Jacob Frey)尋求連任,他以佛洛伊德(George Floyd)案處理抗議事件聞名,將面對另一名社會主義者法特赫(Omar Fateh)的挑戰。
同樣尋求連任的西雅圖溫和派市長哈瑞爾(Bruce Harrell),對壘自由派威爾森(Katie Wilson)。底特律選戰中,兩位市長候選人薛菲爾德(Mary Sheffield)與金洛克二世(Solomon Kinloch Jr.),則在選戰最後幾周爭相強調自己是「進步派」的代表。
此外,還有兩場地方檢察官(District Attorney)選舉值得關注,一是曼哈頓地方檢察官白艾榮(Alvin Bragg)正尋求連任,其主導了讓川普被判34項重罪成立的「封口費案」,對手是共和黨的馬隆(Maud Maron),則批評白艾榮對犯罪行為執法過於寬鬆。
民主黨籍的費城地方檢察官克雷斯納(Larry Krasner),2016年當選時被視為全美「進步派檢察官運動」的代表人物,這次則面對前法官杜根(Pat Dugan)的挑戰,杜根在民主黨初選中敗給克雷斯納,索性改為共和黨出征。
地方公投案
1. 加州擬改國會選區 民主黨握更多席次
除了公職人員選舉,這次也有一些地方公投案可能帶來重大影響。最受矚目者當屬加州,選民將決定是否批准計劃,重新劃分國會選區,預計能為民主黨帶來更多席次,州長紐松(Gavin Newsom)是主要推動者,以反制共和黨在德州重劃選區。投票結果將對明年中期選舉,哪個政黨能掌控聯邦眾議院,發揮關鍵作用。
緬因州也有一些關於新增選舉限制的投票案,比如要求選民出示身份證、郵寄投票限制、減少選票投遞箱數量、收取選票人資格限制等。
在德州,選民將會拿到長達17項公投案的選票,其中大多與減稅相關,但其中一項公投案,則希望成為全美首州,將「父母權」(parental rights)寫入州憲法,包括對孩子教育、宗教信仰、教養方式等決定權。雖然相關權利已可見於法律中,但若提案通過,則讓父母教育權的地位提升至與言論自由、擁槍權並列的層級。
原文:Believe it or not, there's an election next month. These are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aces on the ballot nationwid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