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

【崩盤影響】比特幣崩盤是必然,股市也是一樣

10/16/2025 10:21:46 AM     瀏覽 482 次

上週末,川普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加徵 100% 關稅之前不久,比特幣價格從高點崩跌逾 14%,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加密貨幣清算,背後有許多陰謀論,包括誰在背後操控誰又是最大受益者,但財經專欄作家引述《自然》期刊文章提到,任何投資都無法免受急劇而痛苦的崩盤影響。
10 月不愧崩盤多發月,只不過這次的崩盤輪到比特幣。崩盤事件之後,許多加密貨幣玩家開始將這次事件,視為特殊因素引起的一次性事件,他們開始尋找背後黑手。
區塊鏈分析公司 Arkham 表示,雖然週五的崩盤在短短 24 小時內導致超過 160 萬名交易員破產,但一些投資者卻獲得豐厚的利潤,交易員之一做空比特幣和以太幣獲利近 2 億美元,引發內幕交易懷疑。
陰謀論四起
加密貨幣愛好者為了避免承認「崩盤不可避免」,編造種種謊言,包括這次是一次「閃電」崩盤,並非特別嚴重,或是一開始拋售並不普遍,僅限於少數大戶,或是拋售是由於「市場風險過高」,但這些理由都與一般市場崩盤都沒有什麼不同。
財經專欄作家 Mark Hulbert 認為,不必找藉口,暴跌不僅是股市的必然特徵,也是加密貨幣市場必然的特徵。因為所有崩盤都是由最大參與者或多或少同時拋售造成的。
2002 年科學期刊《自然》題為「金融市場波動的冪律分佈理論」文章,研究員發現,市場崩盤的頻率和幅度,對於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市場、不同的市場趨勢,甚至不同國家都相似,表示這些現象背後,可能有通用的理論基礎。
崩潰是必然
崩盤是金融市場固有的規律。崩盤之所以普遍存在,是因為每個市場都不可避免的被最大參與者所主導,當這些大型投資者幾乎同時拋售股票時,價格就會暴跌。為防止此類暴跌而採取的監管措施,或許可以延緩市場崩盤,但只有暫時效果。加密貨幣領域的崩盤就像股票市場一樣不可避免。
現在股市狂熱程度,與社會背景,讓許多人聯想到 1929 年的華爾街崩盤,那次事件被廣泛認為是現代股市的代表性崩盤。然而,或許鮮為人知的是,早在 20 年前,1907 年也曾發生過一場幾乎同樣劇烈的崩盤。距離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快要 20 年,很難不比較一世紀前事件與如今。
一百年後不變的是人性
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指出,1920 年代和 2020 年代有許多相似之處,包括右翼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浪潮,1920 年代,美國扭轉長期奉行的開放政策,民族主義情緒也隨之高漲,現在的強度更甚當年。
1929 年金融危機之前,新興技術就威脅傳統生計,當時的罪魁禍首是工業化農業和製造業,如今的威脅來自 AI,最後都導致消費緊縮。這些經濟的脆弱性,放大當年過度槓桿、產能過剩、資產投機與國際債務問題造成的崩潰。歸根結底,1929 年的故事並非關乎利率或監管,而是關乎某種更為持久的東西,即人性。百年後會不會再次重演我們不知道,但很快就會揭曉。
財經新報
圖檔來源 : 123rf.com


把此文章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