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

【港口費】美國暫停對中國港口費一年 航運與造船業意見分歧

11/10/2025 1:56:06 PM     瀏覽 512 次

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,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宣布,自今年十一月十日至明(二○二六)年十一月九日,暫停對中國實施港口費一年。該項措施原於二○二五年十月十四日正式生效,主要為反制中國在國家資助下的造船業優勢。不過,隨著暫停令發布,美國航運與造船產業內部對此舉看法分歧,顯示美方在面對中國海運競爭時,政策路線仍未形成共識。
這項港口費措施源自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(USW)與勞工聯盟夥伴提起的「三○一條款」調查,意在平衡中國在全球造船產業的國家補貼優勢。USTR於宣布,暫停後開放為期一日的意見徵詢期,使業界各方相繼表態。
支持暫停者認為,暫緩徵收有助於美國產業獲得喘息空間,並爭取時間進行長期投資規劃。太平洋商船協會(Pacific Merchant Shipping Association)會長MikeJacob認為,暫停美中兩國目前港口費一年,將為雙方持續對話提供契機。
挪威航運公司Wallenius Wilhelmsen總裁暨首席執行長克里斯多弗森(Lasse Kristoffersen)指出,暫停徵收是必要的過渡措施,可讓美國造船廠、物流業者及供應鏈夥伴在更具確定性的環境下進行資本投資與規劃。
美國運輸協會(Transportation Institute)也表達支持,強調無論是《瓊斯法案》(Jones Act)船隊或懸掛美國旗的國際航線船舶,皆對美國的國家與國土安全至關重要。
但也有勞工團體對此表達強烈不滿。包括鋼鐵工人聯合會(USW)、國際機械師協會(IAM)、國際電氣工人兄弟會(IBEW)及木匠與船舶工會(IBB)在聯合聲明中批評,原本承諾振興美國造船業的政策,如今卻因「短期考量」而讓「工人、造船廠與國家安全利益再度被擱置一旁」。
美國海軍聯盟(Navy League)旗下海事戰略中心的非駐會研究員史泰瑞斯(Hunter Stires)直言,暫停港口費是「重大的戰略錯誤」。
他指出,中國對該措施強烈反彈與報復行動,正顯示中國極度重視此議題。
美國製造業聯盟(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)主席保羅(Scott Paul)也質疑,談判能否真正抑制中國的「掠奪性行為」,並指出中國「一貫的不履約紀錄」使人對未來前景存疑。
在短暫三週實施期間,港口費已造成明顯影響。美森輪船(Matson)透露,該公司在此期間因中國對等反制措施損失約六百四十萬美元;相較之下,中遠海運(COSCO)每年可能需支付高達十五億美元港口費。
USTR說明,港口費原針對三類船舶課徵:中國擁有或營運船舶、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營運商,及外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,並依不同類別設計費率,以針對中國在全球海運領域的主導地位施壓。
據統計,中國在二○二五年前八個月以總噸位計算的全球造船訂單中占比高達五十三%,此現象引發外界對「過度集中」的市場結構產生擔憂。
分析師表示,隨著意見徵詢期於上週五截止,整個美國航運界正面臨一個根本性問題:這一年的暫停,究竟是為讓美國重新布局、強化本土產業競爭力的「戰略重整期」,抑或只是又一次錯失面對中國產業政策挑戰的機會?儘管川普與習近平(Donald Trump與習近平)達成的協議終止短期貿易對峙,但這場政策暫停,也讓「美國海運產業的未來方向」論辯更加白熱化。
台灣新生報
圖檔來源 : 123rf.com


把此文章分享到:

關於 凌甡牙醫博士─牙週病專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