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

【經濟數據】美國政府復工 白宮:10月經濟數據恐難產

11/13/2025 5:14:24 PM     瀏覽 452 次

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12日晚間簽署眾議院通過的撥款法案,結束長達43天的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紀錄,但停擺期間未公布的經濟數據恐怕有部分錯過就再也追不回來。
此次關門導致勞工統計局(BLS)、商務部人口普查局與經濟分析局的數據蒐集、處理與發布全面停擺。官方資料空白自10月1日開始,僅有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發布,使市場難以掌握經濟全貌,儘管部分民間機構試圖填補空缺。
延遲的9月數據最快可能在下周陸續公布,但白宮表示10月就業與通膨報告可能永遠不會發布,因為這些數據需透過實地調查,而相關作業在停擺期間無法完成。
勞工統計局之友(Friends of the BLS)指出,今年10月將成為美國官方統計中「永久的盲區」。該組織由前局長葛羅申(Erica Groshen)、比奇(Bill Beach)及聯邦統計專業協會理事長施洛德(Paul Schroeder)共同主持。由於勞工統計局自2月以來已裁減近四分之一人力,且三分之一領導職位空缺,復原速度恐怕比2013年政府關門事件還慢。
經濟學家認為若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,11月就業與通膨數據比10月更為關鍵。波士頓學院教授貝修恩(Brian Bethune)表示:「你不希望1月才看到11月的報告,應先發布最新資料,再回補過去的。」聯準會主席鮑爾也曾提到,12月9至10日會議是否降息「尚未定論」,部分原因正是關門期間造成的數據不透明。
摩根士丹利估計,若美國政府在14日重啟,9月就業報告可能最快於19日發布,而其他9月主要經濟數據則需一至兩周才能補上。
這次政府停擺對勞動市場與經濟增長已有實際影響。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,若關門持續周,第四季實質GDP年增幅將損失1.5個百分點,雖然大部分損失可望在未來回補,但仍有約70億至140億美元經濟產值無法回收。
工商時報報導
圖檔來源 : 123rf.com


把此文章分享到:

關於 來地到府公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