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總統川普,想透過關稅,讓製造業回流美國,但這之間的過程,已經讓美國的中小企業喘不過氣,因為這些中小企業,實際上沒有太大量的資本,可以搶先囤貨,訂單也沒有多到可以分散成本,導致原本仰賴進口或代工的產品,在關稅疊加之下,利潤越來越薄,甚至沒賺錢,一些美國小型企業開始擔心,面臨生存危機。
美國中小企業正面臨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嚴峻挑戰,有些感受利潤大幅縮減甚至瀕臨生存危機。這些小型企業由於資本有限,無法像大型零售商那樣囤貨或分散成本,只能在貿易戰的關稅壓力下苦苦掙扎。Material Kitchen和Anjali's Cup等小型企業被迫重組供應鏈或承受高額關稅,而統計顯示,這些占美國GDP 43%的小企業所受的衝擊,恐怕會對整體經濟造成影響。面對困境,美國財長貝森特暗示可能調整部分農產品關稅,但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。
川普的關稅政策,對美國中小企業造成的挑戰,恐怕遠比想像中嚴重。Material Kitchen執行長Eunice Byun表示,他們曾經最暢銷的廚房用品,在中國關稅大幅上漲後已經快要沒有賺頭,供應鏈複雜度提升了十倍,現在必須尋找財務合理地區的合作夥伴,以避免關稅忽高忽低的影響。
不僅是廚具業者,位於紐約專賣印度濃縮茶和薑黃飲品的Anjali's Cup也遭受衝擊。創辦人Anjali Bhargava強調,關稅的不確定性完全改變了她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。她的茶葉來自印度,薑和肉桂來自越南,金屬罐則來自中國,上一批金屬罐就支付了約20%至25%的關稅。Bhargava感到沮喪,因為她沒有能力囤貨,而今年的銷售也比預期更低,因為消費者正在縮減消費。
事實上,在美國的進口商中,小企業占了97%,並貢獻了所有進口總值的三分之一。華頓商學院教授Kent Smetters指出,小企業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,能預示大型企業之後會遭遇的困境。如果關稅持續,大企業最終也會受到衝擊。小企業本身常常利潤微薄,面臨更高成本又無法完全透過漲價轉嫁給消費者,最終只能裁員。
值得注意的是,當這些小型企業飽受關稅衝擊時,大型零售商如亞馬遜第三季銷售反而成長13%,蘋果今年9月底結束的季度中更公布1020億美元的營收,比去年同期大增8%。對中小企業而言,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規模經濟,他們無法與沃爾瑪這類巨頭競爭,沒有資金也沒有足夠訂單來分散關稅成本。
Smetters進一步解釋,小企業成本中經常被忽略的不只是進口貨物成本,還包含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報復關稅,特別是中國、加拿大,甚至拉丁美洲國家,都把報復重點放在美國小企業出口上。為了緩解民怨,美國財長貝森特暗示將調整美國本土不易生產的農產品關稅,像咖啡、香蕉之類的食品雜貨有機會降價。統計顯示,美國烘焙咖啡價已經比去年同期高出19%,即溶咖啡也上漲22%,創下1995年6月以來最大年度漲幅,不過全球咖啡豆本來就因為極端氣候問題收成不佳,未來降幅能不能很有感還需要持續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