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

【不敢退休】美國殘酷現實!93歲嬤一身病痛不敢退休 天天滑手機找工作

11/21/2025 7:38:27 PM     瀏覽 616 次

美國越來越多年長者即使身體狀況不佳,仍不得不工作以維持生活,這成為許多高齡者面臨的現實困境。美國93歲的派翠西亞・威爾森(Patricia Willson)就是典型案例,她曾歷經背部骨折、腿部傷口感染,甚至一生中斷過14次手臂,卻仍每天瀏覽求職網站、寄出求職信,只因她「真的需要一份工作」。
《商業內幕》報導,威爾森住在阿肯色州,去年12月因搬運箱子不慎割傷腿部,數月後傷口感染,讓她一度驚恐,雖然身體狀況欠佳,她仍堅持工作。書桌上堆滿帳單與醫療紀錄,旁邊放著50個自由工作網站清單及略微皺起的求職信,她喃喃道:「我真的需要一份工作。」
威爾森過去曾在輝瑞等公司擔任薪資管理工作,2006年起與女兒、女婿共同經營民宿,直到四年前仍能站立做家務。然而如今體力逐漸衰退,許多原本能完成的事已無法進行,社會保障金微薄,她幾乎沒有任何存款。
2023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美國至少有55萬名80歲以上人士仍在工作,約占該年齡層人口的4%以上;同時,約140萬名65歲以上殘障者也在勞動市場努力。許多受訪者坦言,如果經濟條件允許,本可早早退休,卻不得不忍痛工作以支付帳單。
美國家庭財務困境 變K型經濟
這也反映一個嚴重的現象,根據美國銀行(Bank of America)最新數據,約24%的美國家庭已成「月光族」,高達29%的低收入家庭無法支應基本開銷,顯示通膨與薪資停滯逐步侵蝕生活品質,而且千禧世代與X世代中年家庭財務壓力最大。聯準會也指出,美國經濟成長主要由高收入者推動,低收入者消費力下降,呈現明顯K型經濟特徵。
台灣高齡勞動情況對比 參與率低
台灣方面,據勞動部統計,65歲以上高齡勞參率9.9%,代表10名勞動人口當中,高齡者不到1位,遠低於南韓(38.3%)、日本(25.7%)及新加坡(31.5%)。財經作家游庭皓在臉書發文分析,台灣社會普遍將退休視為「安享生活」的象徵,再者,台灣職場仍存在明顯的年齡歧視,許多55至60歲的中高齡勞工往往被迫提前退休,此外,現行社會保障制度以退出勞動市場為設計前提,勞保年金制度更激勵勞工提早請領,也缺乏鼓勵高齡者持續工作的誘因。
中時新聞網
圖檔來源 : 123rf.com


把此文章分享到:

關於 加州水電